綠葉放貸與 Fuly.ai 放貸自動化:跨越加密市場的新資產配置工具

加密新手

綠葉放貸與 Fuly.ai 放貸自動化:跨越加密市場的新資產配置工具

▍你準備好讓資金自己賺錢了嗎? 當你踏進加密貨幣市場,除了炙手可熱的交易和投資方式之外,放貸(Lending)無疑成為了很多投資者實現被動收入的利器。而隨著 Fuly.ai 的出現,放貸的過程已經從繁瑣的手動操作變成了可以自動運行的機器人操作,讓你輕鬆賺取穩定的利息收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綠葉放貸的運作方式,並介紹如何利用 Fuly.ai 完成自動化放貸,實現每年高達 20% 的被動收入。 ▍一、什麼是綠葉放貸?讓你的資金生錢的第一步 綠葉放貸是一種利用加密貨幣的閒置資金,將其放貸給其他交易者或機構,並通過這些借貸行為賺取利息的一種投資方式。在傳統金融市場中,我們習慣了將資金存在銀行賺取微薄的利息,但在加密市場中,放貸能提供更高的年化收益,尤其是當你使用專業的平台來幫助管理你的資金時。 綠葉放貸並不僅僅是放貸,還需要具備適當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操作策略。在眾多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中,像是 Bitfinex、Binance 等提供的放貸市場,正是讓這些交易者和投資者達到雙贏的場景。而你,也能借此機會享受到穩定的被動收入。 放貸的主要好處 * 高回報:與傳統銀行的低利率

Vitalik 對於 L2 的最新看法:從階段 0 到階段 2 的數學解析與最佳過渡時機

加密趨勢

Vitalik 對於 L2 的最新看法:從階段 0 到階段 2 的數學解析與最佳過渡時機

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L2(Layer 2)技術的發展與安全性一直是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其三個關鍵階段的轉換。這不僅涉及以太坊主網的運行穩定性,也與 L2 網絡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最近,Vitalik Buterin 對這個問題給出了詳細的數學分析,並且探討了如何合理劃分這些階段,從而確保以太坊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將幫助你更清晰地理解 L2 階段的劃分原則及其背後的數學邏輯。原文在此 什麼是 L2 階段劃分?以太坊的安全性由治理份額決定 L2(Layer 2)網絡是以太坊的擴展解決方案,它通過多層次的安全機制來減少主網的負擔,提升交易速度。對於這些技術的發展,最為關鍵的就是如何在不同階段確保安全性。以太坊 L2 網絡的安全性劃分可分為三個階段:階段 0、階段 1 和階段 2。 階段 0:完全依賴治理機構控制 在階段 0,安全委員會完全掌控 L2 網絡的運作。儘管證明系統(

台股玩家適不適合投資加密貨幣?一場資產配置新時代的腦內革命

加密趨勢

台股玩家適不適合投資加密貨幣?一場資產配置新時代的腦內革命

▍從台積電到比特幣,台股投資人準備好開啟「多元投資宇宙」了嗎? 當你熟練掌握0050、定存股、存股策略,甚至靠台積電養活全家,突然有人跟你說:「欸,你該不該考慮一下加密貨幣?」你可能會露出一個「你是不是詐騙集團」的眼神。其實,這反應不怪,只能說——你不是一個人。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從台股投資人的角度出發,聊聊他們對加密貨幣的刻板印象、台股與加密市場的差異分析,最後聊聊為什麼在這個波動性極高的市場中,你或許可以考慮跨界一試。 ▍一、台股玩家對加密貨幣的偏見:你是不是也這樣想? 「加密貨幣就是詐騙啊」:這可能是最多台股玩家的直覺反應。比起有 EPS、股利殖利率可參考的股票,加密貨幣似乎是一群人畫餅衝價格的遊戲,沒基本面、沒財報,只有一堆「信仰」。 「波動太大,不像股票穩定」:股票雖然也會震盪,但多數人熟悉的台股如電信股、金融股、甚至 ETF 都相對穩健。相比之下,加密貨幣一天跌10%、一天漲30%,實在令人心臟受不了。 「我不懂區塊鏈,

訂閱獲得最新的加密貨幣和交易文章!

Ride the market waves, Dance with the Crypto

Latest

2025 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巴菲特的退休、未來投資策略與美股波動

2025 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巴菲特的退休、未來投資策略與美股波動

每年五月,全球投資界的焦點無疑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這不僅是一場股東問答的盛會,更是一個讓無數投資人深入了解股神巴菲特投資哲學的寶貴時刻。2025 年的股東大會,無疑更加特別——這是巴菲特在收購伯克希爾 60 年後宣布將逐步卸任的日子。 但今天我們不僅僅要聊巴菲特的退休,更要看看他在大會上提到的那些市場、貿易、現金部署、投資與美股波動的話題。這不僅是關於股市的動向,更是關於我們每個人如何應對未來不確定的世界的啟示。 巴菲特的退休:交棒給接班人,未來會如何變?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宣布,將於年底卸任伯克希爾的 CEO,而接任的將是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聽到這個消息,無數投資者都感到既驚訝又期待,因為這意味著「巴菲特時代」的結束。 坦白說,巴菲特的退休,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警醒。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無論是工作、投資還是生活方式,總有一天,我們也許要像巴菲特一樣,把自己交棒給下一代,交給比我們更有能力的人來接管這一切。而這也是巴菲特對阿貝爾的信任——他相信阿貝爾不僅能夠繼承他的投資哲學,還能在他不再參與決策後

Sui 幣介紹:了解這個快速崛起的區塊鏈平台及其市場潛力

Sui 幣介紹:了解這個快速崛起的區塊鏈平台及其市場潛力

▍為何 Sui 幣成為市場新寵?探索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與未來潛力 在區塊鏈領域,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再到 Solana 和 Avalanche,競爭一直都非常激烈。然而,隨著 Sui 區塊鏈的出現,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崛起,並且引起了加密社群的關注。Sui 是一個高性能的區塊鏈平台,致力於提供更快、更靈活的交易體驗。其原生加密貨幣 SUI 也隨著區塊鏈的發展逐步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那麼,Sui 是什麼?它與其他區塊鏈有何不同?為什麼它的代幣 SUI 成為了加密市場的熱點之一?這篇文章將為你揭開 Sui 區塊鏈及其 SUI 幣的神秘面紗。 ▍Sui 幣是什麼?深入解析 Sui 區塊鏈的原生代幣與多元功能 Sui 幣是 Sui 區塊鏈的原生代幣,用於支持 Sui 區塊鏈上的各種操作,包括支付交易費用、抵押以獲得區塊鏈共識的參與權等。

台幣升破天際,出口產業吃不消?內需產業撐盤下的機會與隱憂全面解析!

台幣升破天際,出口產業吃不消?內需產業撐盤下的機會與隱憂全面解析!

2025 年第二季,新台幣如脫韁野馬,兌美元強升,投資人一方面看著匯率數字直衝 30 關卡,心裡卻咯噔一下──這代表什麼?是資金強勢回流的信號?還是出口產業正面臨巨大危機的前兆? 本文將以台股資深分析視角,全面剖析新台幣升值背後的經濟力量、產業鏈影響、以及「內需強、出口弱」新局下的投資機會與潛藏風險。 一、新台幣升值的成因:不只是匯率技術問題 在金融市場上,匯率往往被視為經濟體質與資金流向的綜合反映。這次台幣升值的速度與幅度,已遠超市場預期,背後主因包括: * 保險資金加大避險操作:大型壽險公司面臨海外固定收益資產的匯損風險,回補台幣避險部位造成短期資金急流。 * 外資熱錢回補台股:台股權值股(如 AI 伺服器鏈、半導體設備)表現搶眼,吸引資金流入,推升本國貨幣。 * 美元走弱格局確認:美國進入降息預期循環,市場資金回流亞洲,利多台幣。 換句話說,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連串「資金避險+政策環境轉折+市場情緒轉向」的疊加效應。 二、

鏈上債券時代啟動:從 SEC × Ondo 的合規布局,到 Telegram TBF 的落地實踐

鏈上債券時代啟動:從 SEC × Ondo 的合規布局,到 Telegram TBF 的落地實踐

固定收益進入區塊鏈世界,不再只是概念,而是全球金融制度與技術並進的現實。 2024 年,鏈上債券不再只是少數實驗者的嘗試。從美國監管機構主動召開會議、企業提出代幣化合規模型,到加密社群最活躍的應用平台 Telegram 直接發行可鏈上流通的債券型資產,鏈上固定收益商品正式跨越關鍵門檻,邁向主流。 一、SEC × Ondo:監管正在為「代幣化債券」鋪路 2024 年 3 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了一份備忘錄,揭示其與 Ondo Finance 及律所 Davis Polk & Wardwell LLP 的代表進行了重要會談。主題明確聚焦於: * 代幣化美國國債與企業債的 結構設計 * 註冊與經紀商規範下的 身份與義務界定 * 市場結構與交易合規性 * 金融犯罪防制(AML/KYC)與技術驗證模型 * 尋求進入 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

比特幣價格能否突破歷史高點?深入解析 2025 年的看漲動能與市場結構

比特幣價格能否突破歷史高點?深入解析 2025 年的看漲動能與市場結構

在歷經數月盤整後,比特幣價格近期重回市場焦點,強勢站上 95,000 美元。這是否代表牛市的再次啟動?或是另一場假突破?本篇將從技術走勢、鏈上行為、宏觀經濟面三大面向,帶你深入剖析 2025 年比特幣的潛在上漲空間。 一、比特幣重回關鍵價區:95,000 美元為多頭起點? 近期比特幣價格從 70,000 美元附近反彈,迅速回升至 95,000 美元上方。這一價位不僅是心理整數關卡,更代表了過去多次反彈的阻力與支撐轉換區。 觀察歷史走勢可發現,若比特幣能持續站穩於短期持有者的成本區(STH Realized Price)之上,通常為新一輪牛市奠定基礎。2025 年的回升過程中,這一技術位已被突破並轉為支撐,顯示市場情緒正逐步由保守轉為積極。 二、鏈上指標:長期持有者再度進場,代表什麼? 鏈上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持幣超過一年者)在 2024 年底出現拋售潮,

以太坊下一站:協議簡化革命,從複雜怪獸變成全球公用基礎建設?

以太坊下一站:協議簡化革命,從複雜怪獸變成全球公用基礎建設?

本篇文章為對 Vitalik Buterin 最新發表〈Simplifying the L1〉一文的通俗化解說與延伸 ▍一、為什麼「簡化」是以太坊的下一個關鍵任務? 當我們提到以太坊的升級,很多人會想到 TPS(每秒交易數)、手續費下降、Layer 2 擴容等等。但 Vitalik 這次關心的不是「更快」,而是「更簡單」。在他的新文章《Simplifying the L1》中,提出了一個被低估卻非常關鍵的未來戰略:把以太坊協議變簡單。 簡單不是偷懶,而是生存戰略。因為協議越簡單: * 越容易讓人學習和參與開發,開源生態才能茁壯; * 越容易驗證安全性,降低被駭風險; * 越能避免社會工程攻擊或特權化; * 未來才更容易升級和維護。 目前以太坊的共識和執行層都充滿了歷史包袱、技術債,這些來自當初的權宜之計,現在卻成了系統延伸的絆腳石。 Vitalik 的觀點是,過去以太坊常常選擇技術上「看起來很強大」

以太幣全面解析:從質押升級到智慧合約,為何 ETH 是金融未來的引擎?

以太幣全面解析:從質押升級到智慧合約,為何 ETH 是金融未來的引擎?

▍一、布拉格升級是什麼?讓質押不再是科技宅的專利 2025 年,以太坊準備進行一場名叫「布拉格升級(Prague Upgrade)」的系統大換血,核心主題就是:「質押變簡單、變安全、變靈活」。簡單說,以前質押就像是參加健身房會員制度一樣複雜又綁手綁腳,現在則是讓你在家也能當區塊鏈維修員。 這次升級包含的關鍵重點有: * 授權金鑰登場:以前質押操作需要拿主私鑰出來,像是每天拿家裡保險箱密碼到處跑,危險又不便。布拉格升級讓你設定「副鑰匙」,日常操作更安心,主鑰匙繼續好好睡在冷錢包裡。 * 提款變輕鬆:退出質押的過程將變得更快速且友善,不再像解約健身房一樣要跑三次門市加寫切結書。 * 再質押更方便:ETH 可以一魚多吃,不只能幫忙維護以太坊,還能用於其他服務當中賺更多。 這讓質押不再只是超級極客的 playground,而是每個 ETH 持有者都能參一腳的網路維運計畫。布拉格升級一小步,ETH 邁向普及的一大步! ▍二、以太幣是什麼?ETH 與以太坊這對雙胞胎的真正關係 很多人以為以太幣(ETH)只是另一種比特幣,其實錯得離譜。

全球礦工大本營?冰島加密貨幣稅收與監管全景大揭秘

全球礦工大本營?冰島加密貨幣稅收與監管全景大揭秘

冰島,這個坐落於北極圈附近的神秘國度,從來不是人們眼中的“加密貨幣天堂”。但隨著加密貨幣挖礦熱潮的興起,冰島逐漸成為全球加密貨幣的“礦工大本營”。為什麼冰島會成為礦工的天堂?除了那美麗的北極光和壯麗的冰川,冰島還擁有一些更具吸引力的東西——寒冷的氣候、低廉的電力資源,甚至友好的稅收政策。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冰島如何成為加密貨幣挖礦的重鎮,並且探索這個國家的加密貨幣稅收與監管環境。 為何冰島成為加密貨幣挖礦的「新大本營」? 冰島的自然條件實在是“加密貨幣礦工的夢幻樂園”。首先,這裡的寒冷氣候是礦機“最佳朋友”。加密貨幣挖礦需要大量運行高性能的計算機,而這些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冰島天然的低溫條件,減少了礦場對空調的需求,這不僅讓礦工節省了一大筆能源費用,還讓他們的設備更為耐用。 再來,冰島有豐富且便宜的地熱能源。地熱能源對於能源密集型的加密貨幣挖礦活動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優勢之一。據統計,冰島大約90%的能源來自地熱和水力發電,這使得它在全球能源價格中處於極為有利的位置。 但最吸引礦工的,還是冰島政府對加密貨幣的相對寬鬆政策。冰島的政策對外國企業充滿吸引力,並且有著

掌握 MACD 指標:從入門到實戰的加密貨幣交易指南

掌握 MACD 指標:從入門到實戰的加密貨幣交易指南

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價格瞬息萬變。若缺乏判讀趨勢的工具,往往會陷入追高殺低的風險之中。這時候,技術分析(TA)便成為投資人手中的導航儀,而 MACD(移動平均收斂背離指標)正是其中最實用、最廣為應用的指標之一。 本文將完整介紹 MACD 的原理、組成、訊號判讀與實戰操作策略,協助你在幣圈交易中提升判斷力與穩定性。 技術分析的價值:從圖表中洞察市場心理 技術分析是透過研究歷史價格與成交量數據,來預測未來走勢的一種方法。相對於基本面分析強調項目的技術、應用與價值,技術分析著重在「市場行為」本身,反映出群眾情緒與資金動向。 技術指標功能適用場景EMA(指數移動平均)平滑價格波動,揭示趨勢長短期趨勢分析RSI(相對強弱指數)測量市場是否過熱或過冷抓住轉折點布林通道根據標準差劃出波動區間突破型策略MACD結合趨勢與動量資訊多空轉折辨識 MACD 能同時評估趨勢方向與市場動能,適用於各種交易週期,是短中線操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MACD 指標的三大核心組件 MACD 的計算架構雖簡單,卻能提供強大的視覺資訊。它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 MACD 線(DIF)

比特幣能當退休金投資工具嗎?深入解析風險、潛力與實務應用

比特幣能當退休金投資工具嗎?深入解析風險、潛力與實務應用

在退休金的世界裡,「穩健」、「安全」、「抗通膨」這三個詞是黃金準則。過去我們熟悉的配置通常是定存、年金、債券或股票型基金。但隨著時代推進,加密貨幣尤其是比特幣,漸漸出現在某些人的退休金藍圖中。 這樣的想法聽起來前衛嗎?也許。但這個問題,現在不再只是狂熱派在討論,連部分保守機構也開始設法納入。 本篇文章將從資產性質、潛在報酬、波動風險到全球趨勢與實務操作,全面拆解「比特幣能否作為退休資產」這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比特幣為何會進入退休資產的討論名單? 這一切的轉變,得從比特幣本身的特性談起。 僅有 2100 萬枚、通膨抗性高 比特幣在設計上就有「通縮性」:供應總量固定、每四年減半一次發行數量。這讓它在貨幣體系極度寬鬆(QE)時期被視為對抗法幣通膨的一種工具。 成長潛力與科技性 2013 年時,一枚比特幣價格不過 100 美元。2021 年曾一度突破 69,000 美元。儘管波動劇烈,但長期趨勢向上,

為什麼數百家公司將在 2025 年購買比特幣

為什麼數百家公司將在 2025 年購買比特幣

Bitwise 資訊長 Matt Hougan 強調了一個「被忽視的大趨勢」,預測未來幾個月企業將掀起一波採用比特幣作為財務資產的浪潮。 MicroStrategy:企業採用比特幣的先驅 由 Michael Saylor 領導的 MicroStrategy 已成為企業採用比特幣的代表。 儘管該公司的市值在全球僅排名第 220 位,但對比特幣市場的影響力卻是舉足輕重的。 僅在 2024 年,MicroStrategy 就獲得了 257,000 個 BTC,超過了當年開採的比特幣總量(218,829 個 BTC)。 該公司的雄心壯志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最近宣布計劃籌集 420 億美元用於額外購買比特幣,以當前速度計算,相當於比特幣 2.6 年的年產量。 超越 MicroStrategy:日益壯大的趨勢 MicroStrategy 的行動只是冰山一角。 據 Hougan 稱,

DYOR 是什麼?一探加密世界最常聽到的神秘口頭禪

DYOR 是什麼?一探加密世界最常聽到的神秘口頭禪

▍這四個字母,幣圈人天天掛在嘴邊 如果你剛踏進加密貨幣的世界,應該很快就會遇到這句話:「DYOR 啊兄弟!」這不是什麼咒語,也不是專業技術詞,而是一個幣圈從老鳥到新手都耳熟能詳的口號。DYOR 的全稱是 "Do Your Own Research",翻成中文就是「請自己做功課」。 乍聽之下,好像是句很合理的建議,但這四個字其實背後藏著滿滿的生存智慧、心酸血淚,甚至有一點點甩鍋意味。今天就讓我們來拆解:DYOR 是什麼?它到底在說什麼?以及最重要的——怎麼「正確地 DYOR」? ▍一、DYOR 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每個幣圈人都說它? DYOR 的出現,最初是為了提醒投資人不要盲從。這個市場資訊極度不對稱,加上資訊流通快、消息真假難辨,一不小心就成為「接盤俠」。 所以,當有人跟你說:「這個幣穩、肯定漲!」接著補上一句「DY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