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lor嗆聲微軟:買回股票太落伍,比特幣才是企業資產配置的新主流

Saylor嗆聲微軟:買回股票太落伍,比特幣才是企業資產配置的新主流

在2025年Strategy World年度高峰論壇上,MicroStrategy創辦人暨執行董事Michael Saylor再次以其一貫激進的立場,對企業財務策略發表了高度挑釁的評論。他明確指出,與其繼續投入股票回購,企業應該將多餘資金轉而投入比特幣。這番話針對微軟近期計劃進行的股票回購方案,更是引起了產業內外的廣泛討論與迴響。

一、科技巨頭的資本運用迷思

微軟、蘋果、Alphabet等企業在過去十年中,累積了龐大的現金儲備,選擇回購自家股票以提升股東價值、推升每股盈餘(EPS)並穩定股價。這類操作廣受投資人歡迎,也成為企業資本運用的主流策略。然而,Saylor認為這樣的資本配置已經落伍,不僅無法有效創造長期價值,更錯失了新興資產帶來的爆發性報酬潛力。

二、股票回購的歷史背景與效益探討

股票回購(Stock Buyback)是企業以自有資金回購市面上流通的股份,其直接效果包括:

  • 減少市場流通股數,提高每股盈餘(EPS)
  • 支撐股價表現,回饋股東信心
  • 靈活調整資本結構,提升資本報酬率

根據Statista統計,僅2023年,標普500企業的總回購金額已突破9000億美元。微軟自2013年起每年幾乎都進行大規模回購,截至2024年底累計回購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然而,從資產成長與風險調整後的報酬角度觀察,Saylor質疑這樣的策略是否真的符合長期資本效率的最大化。

三、數據對決:比特幣 vs 微軟股票

Saylor在論壇中引述的數據頗具挑釁性。他指出:

  • 過去五年(2020–2025)微軟股票的年化報酬率為18%
  • 同期比特幣的年化報酬率為62%
  • 標普500的長期資本成本平均約為14%
  • 債券平均回報為-5%

換言之,微軟股票雖然優於市場基準,但比特幣卻大幅領先股票與債券。Saylor強調:「企業若以14%為資金成本基準,微軟的表現僅超標4%,但比特幣高達48%。債券則落後19%。」這些數據直接挑戰了傳統資產配置的核心假設,特別是對於以現金為主的企業財務部門。

四、Saylor的策略思維:比特幣作為企業資產

Michael Saylor可說是比特幣最具代表性的企業級倡導者。自2020年起,他主導MicroStrategy將其資產大舉配置至比特幣。截至2025年第一季,該公司已持有超過190,000枚比特幣,成為全球最大的上市比特幣持有者。

Saylor的論述核心在於:

  • 通膨環境下,法幣購買力逐年下降
  • 股票與債券報酬受到央行政策嚴重干擾
  • 比特幣作為稀缺性資產,具備類似黃金的抗通膨特性
  • 透明度高、全球可交易、難以操控,是最適合的企業長期儲備資產

他曾表示:「如果你真心想為股東創造價值,你該買比特幣,而不是自己的股票。」

五、企業採用比特幣的趨勢與限制

MicroStrategy的例子固然極端,但其他企業如Tesla、Square(現為Block)與Coinbase亦有部分資產投入比特幣。企業採用比特幣通常考慮以下因素:

  • 增加資產多樣化
  • 吸引加密友善的股東與投資社群
  • 強化品牌創新形象

然而,企業配置比特幣仍面臨諸多限制,包括:

  • 法規不確定性高,特別是在稅務申報與財報揭露方面
  • 帳面波動劇烈,可能導致資產減損與EPS負面影響
  • 實務上需設計妥善的風控機制與資安保護措施

目前採用比特幣的企業多集中於美國,且以科技業為主。傳統產業與大型企業對此仍持觀望態度,尚未形成主流。

六、從資本結構到財務未來:比特幣能取代股票回購嗎?

企業資本運用的關鍵目標,在於最大化長期股東價值。股票回購雖具短期效果,但其本質上只是分配現金而非創造新增價值。Saylor的主張在於,比特幣不僅提供更高的潛在報酬,還能作為通膨避險與長期儲備的工具,從而提升資本配置的戰略層次。

然而,將比特幣作為核心財務策略仍須審慎評估以下幾項要素:

  • 是否具備理解與運用加密資產的內部專業能力
  • 是否能承擔短期波動對財報的衝擊
  • 是否能妥善回應投資人、監管機關對風險管理的疑慮

七、比特幣不是投機,而是企業財務進化的試金石

Michael Saylor的主張雖具爭議性,卻點出一個重要趨勢:在低利率與高通膨的環境下,企業資本配置策略正面臨轉型。比特幣不再只是個人投資者的避險選擇,更可能成為企業財務策略的新主角。

未來的資本市場,將不再只是股票與債券的二元對決,而是包括數位資產在內的多元競技場。是否擁抱比特幣,將成為企業在下一波資產重分配潮流中,能否掌握主導權的關鍵。

延伸閱讀推薦

關於我們

崔西 Trading Club 是聚集一群對交易和教育很有興趣的人,我們自由分享彼此的觀點,不只我們自己討論,也跟大家分享,此外也經營 Studio 專門協助 Web3 項目解決人力缺失的問題,透過 PM 的專業視角,將項目的需求拆解,並媒合到合適的人遠,來創造 1 + 1 > 2 的效果。

加入 LINE 社群,讓我們一起成長!

Read more

CZ的加密世界觀:未來的比特幣與行業的轉型

CZ的加密世界觀:未來的比特幣與行業的轉型

2025年5月6日,Binance創始人、前CEO Changpeng Zhao(簡稱CZ)接受了Farokh的深度專訪,公開談論了他對加密貨幣市場的未來看法、人工智能(AI)的潛力、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的崛起,以及他在監禁期間的深刻反思。這場對話不僅揭示了CZ作為加密領域的領航者的遠見,也讓我們對加密行業的未來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比特幣的未來:預測價格與政府介入的影響 CZ在訪談中談到了比特幣未來的價格預測,他表示,比特幣在這一周期的最高價可能在50萬至100萬美元之間。他指出,隨著全球各國政府對比特幣的購買興趣日益增加,普通投資者可能需要搶在政府之前進場購買比特幣。他強調,政府的參與無疑將推動比特幣的價值,但他仍希望普通投資者能夠搶占先機,早早進行投資。 CZ對政府購買比特幣的趨勢表達了樂觀的看法,並認為這將推動比特幣進一步的價值增長。他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政府選擇將比特幣納入其儲備資產,這將為比特幣帶來更多的市場信任,也可能成為其價格飆升的催化劑。 然而,這樣的轉變也帶來了風險。CZ強調,儘管政府的購買可能推高比特幣的價格,但比特幣的真正價值來自於其去中心化特性

綠葉放貸與 Fuly.ai 放貸自動化:跨越加密市場的新資產配置工具

綠葉放貸與 Fuly.ai 放貸自動化:跨越加密市場的新資產配置工具

▍你準備好讓資金自己賺錢了嗎? 當你踏進加密貨幣市場,除了炙手可熱的交易和投資方式之外,放貸(Lending)無疑成為了很多投資者實現被動收入的利器。而隨著 Fuly.ai 的出現,放貸的過程已經從繁瑣的手動操作變成了可以自動運行的機器人操作,讓你輕鬆賺取穩定的利息收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綠葉放貸的運作方式,並介紹如何利用 Fuly.ai 完成自動化放貸,實現每年高達 20% 的被動收入。 ▍一、什麼是綠葉放貸?讓你的資金生錢的第一步 綠葉放貸是一種利用加密貨幣的閒置資金,將其放貸給其他交易者或機構,並通過這些借貸行為賺取利息的一種投資方式。在傳統金融市場中,我們習慣了將資金存在銀行賺取微薄的利息,但在加密市場中,放貸能提供更高的年化收益,尤其是當你使用專業的平台來幫助管理你的資金時。 綠葉放貸並不僅僅是放貸,還需要具備適當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操作策略。在眾多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中,像是 Bitfinex、Binance 等提供的放貸市場,正是讓這些交易者和投資者達到雙贏的場景。而你,也能借此機會享受到穩定的被動收入。 放貸的主要好處 * 高回報:與傳統銀行的低利率

Vitalik 對於 L2 的最新看法:從階段 0 到階段 2 的數學解析與最佳過渡時機

Vitalik 對於 L2 的最新看法:從階段 0 到階段 2 的數學解析與最佳過渡時機

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L2(Layer 2)技術的發展與安全性一直是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其三個關鍵階段的轉換。這不僅涉及以太坊主網的運行穩定性,也與 L2 網絡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最近,Vitalik Buterin 對這個問題給出了詳細的數學分析,並且探討了如何合理劃分這些階段,從而確保以太坊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將幫助你更清晰地理解 L2 階段的劃分原則及其背後的數學邏輯。原文在此 什麼是 L2 階段劃分?以太坊的安全性由治理份額決定 L2(Layer 2)網絡是以太坊的擴展解決方案,它通過多層次的安全機制來減少主網的負擔,提升交易速度。對於這些技術的發展,最為關鍵的就是如何在不同階段確保安全性。以太坊 L2 網絡的安全性劃分可分為三個階段:階段 0、階段 1 和階段 2。 階段 0:完全依賴治理機構控制 在階段 0,安全委員會完全掌控 L2 網絡的運作。儘管證明系統(

台股玩家適不適合投資加密貨幣?一場資產配置新時代的腦內革命

台股玩家適不適合投資加密貨幣?一場資產配置新時代的腦內革命

▍從台積電到比特幣,台股投資人準備好開啟「多元投資宇宙」了嗎? 當你熟練掌握0050、定存股、存股策略,甚至靠台積電養活全家,突然有人跟你說:「欸,你該不該考慮一下加密貨幣?」你可能會露出一個「你是不是詐騙集團」的眼神。其實,這反應不怪,只能說——你不是一個人。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從台股投資人的角度出發,聊聊他們對加密貨幣的刻板印象、台股與加密市場的差異分析,最後聊聊為什麼在這個波動性極高的市場中,你或許可以考慮跨界一試。 ▍一、台股玩家對加密貨幣的偏見:你是不是也這樣想? 「加密貨幣就是詐騙啊」:這可能是最多台股玩家的直覺反應。比起有 EPS、股利殖利率可參考的股票,加密貨幣似乎是一群人畫餅衝價格的遊戲,沒基本面、沒財報,只有一堆「信仰」。 「波動太大,不像股票穩定」:股票雖然也會震盪,但多數人熟悉的台股如電信股、金融股、甚至 ETF 都相對穩健。相比之下,加密貨幣一天跌10%、一天漲30%,實在令人心臟受不了。 「我不懂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