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美國 SEC 主席詳談鏈上發行、托管與交易:虛擬貨幣合規新時代來臨

解讀美國 SEC 主席詳談鏈上發行、托管與交易:虛擬貨幣合規新時代來臨

這兩年,你若說美國 SEC 跟加密行業關係好,那幾乎等於說老虎信佛吃素。多數時候,SEC 的態度不是「你先別做」,就是「你敢做,我就敢起訴」。但現在,畫風似乎有了轉變。

2025 年 5 月 12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 Paul S. Atkins 在「加密資產圓桌會議」發表了一場內容密度極高的演講。這不只是一次行業交流,更是 SEC 對過去加密監管模式的系統性反思。他用將近一小時時間,重新梳理了「鏈上證券」的監管邏輯。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這場講話的基調是:規則該明確寫出來,不該靠執法嚇人。

這是 SEC 近年首次明確提出,要建立針對加密資產發行、托管和交易的「專門監管框架」,並承認現行證券法規不適用於鏈上資產。這對整個 Web3 生態乃至比特幣、以太坊、狗狗幣等虛擬貨幣市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信號。

▍一、發行:不是「禁止發行」,而是「傳統表格填不了」

過去幾年,SEC 在 Token 發行上的策略基本是「默認非法」,但又沒有合法路徑指引。任何涉及美國投資人的項目,都得做好被訴的準備。即使想合規,走 S-1、Reg A 的註冊路徑,也經常卡在表格不適用的問題上。

S-1 是美國企業 IPO 時的標準註冊文件,要求披露高管薪酬、公司治理、資金用途等詳盡資訊;Reg A 則是為中小型發行人設計的輕量化豁免方案。但對多數區塊鏈項目來說,這兩套工具都太笨重,且不符合鏈上資產自動化、去中心化的特質。

Atkins 主席直言:「現有的證券發行披露要求不應強行套用於鏈上資產,『方釘不應硬塞進圓孔』。」他推動建立加密專屬的註冊豁免、披露模板與安全港條款,探索更切實可行的監管模式。

他還坦承 SEC 以往的「鴕鳥式管理」——一開始裝看不見,後來硬上執法,製造個案威懾,但未建立統一規則——是行不通的。未來監管規則將由委員會審議通過,不再依靠「即興執法」。

▍二、托管:技術沒問題,卡在制度框架

加密資產托管問題近年成為阻礙機構入場的關鍵。傳統金融機構受限於 SAB 121(SEC 2022 年會計公告),必須將托管加密資產計入資產負債表,風險大增,多數銀行、券商因此退出。

而自托管又缺乏法律地位,導致很多基金想入場卻無法完成合規托管。

好消息是,SAB 121 已被撤銷。Atkins 主席明確指出該公告「未經正式批准且影響惡劣」。更重要的是,他提出只要安全性達標,技術層面完全能取代傳統托管資質,自托管也有望納入合規選項。

這一點對 DeFi 平台、錢包提供商及鏈上資產管理項目來說,是打開合規大門的關鍵。未來監管將鼓勵技術創新與制度協同。

主席還批評「特殊目的經紀商」(Special Purpose Broker-Dealer)制度設計失敗,僅批了兩家效果有限,暗示這套制度將重構,意味著托管與交易合規路徑將整合並降低門檻。

▍三、交易:從「交易即違法」到「有限豁免試點」

過去 SEC 對鏈上資產交易態度嚴格,許多項目因不明確是否屬於證券,陷入「不落地、不合規、不敢上線」的死循環。

這次,Atkins 主席提出放寬政策,允許 ATS(Alternative Trading Systems,替代交易系統)平台支持證券與非證券混合交易。

ATS 在美國監管體系中類似於非上市交易所,許多加密交易平台曾試圖註冊成為 ATS 以合法經營,但缺乏明確定義讓多數望而卻步。

他特別強調「豁免機制」的重要性,為技術創新或結構特殊的項目提供有條件的試點空間,允許可監管、可試錯,這是從過去「嚴格禁止」的明顯鬆綁。

▍四、從嚴管到明規,虛擬貨幣合規新時代已經到來

這場演講的最大意義,是 SEC 主席首次在委員會授權下,全面系統闡述了加密資產的監管思路。這意味著美國政府正積極推動加密領域合法化,特朗普政府更將加密產業視為國家戰略,目標打造「全球加密之都」。

未來幾年,鏈上證券、穩定幣、真實世界資產(RWA)和 Token 支付平台有望成為 SEC 新規的試點窗口。創業者必須從過去「規避監管」走向「內生合規」,提前做好準備。

重點建議:

  1. 關注 S-1、Reg A 等傳統發行規則的修訂,期待加密專屬披露模板推出,這將為項目方提供合法發行的新途徑。
  2. 重視托管合規建設,無論是自托管錢包還是第三方服務,都應在新規範下審視合規邊界。
  3. 緊盯 ATS 和交易平台相關政策變動,這是交易所和撮合產品設計的黃金窗口期。
  4. 評估項目是否適用「有條件豁免」試點,這是合規上路的關鍵通道,不是灰色地帶。

這場講話並非告訴你「現在可以做了」,而是告訴你「有法可依,可以談規則了」。

作為投資者和行業參與者,我們要積極擁抱這一合規新時代,理性看待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狗狗幣等的市場潛力,並切實做好合規策略,避免踩雷。

監管清晰,資金和機構入場,市場才會更健康、更持久。這是虛擬貨幣真正走向主流、成為金融資產的關鍵一步。

讓我們一起期待,比特幣和以太幣等虛擬貨幣在明確、務實的監管框架中,迎來更廣闊的發展新紀元!

延伸閱讀

關於我們

崔西 Trading Club 是聚集一群對交易和教育很有興趣的人,我們自由分享彼此的觀點,不只我們自己討論,也跟大家分享,此外也經營 Studio 專門協助 Web3 項目解決人力缺失的問題,透過 PM 的專業視角,將項目的需求拆解,並媒合到合適的人遠,來創造 1 + 1 > 2 的效果。

加入 LINE 社群,讓我們一起成長!

Read more

Backpack 與加密超級應用戰爭:從工程師文化到比特幣的價值上限

Backpack 與加密超級應用戰爭:從工程師文化到比特幣的價值上限

內容截錄、整理至《The Rollup》Podcast 播出時間:2025 年 4 月 21 日 主要嘉賓:Armani Ferrante(Backpack 創辦人)、Mert Mumtaz(Helius 創辦人) 主持人:Robbie、Andy 一、加密產業進入「超級應用」戰爭時代 近年來,隨著加密貨幣基礎建設逐漸成熟,產業重心也從底層架構轉向應用層。Armani 與 Mert 指出,我們正進入一場「超級應用程式」的戰爭階段——這些應用不再僅是錢包或交易介面,而是涵蓋社交、身份、支付與資產管理的綜合平台。 這種趨勢將重塑使用者體驗,也將決定哪個平台能成為下一個加密生態的入口。 二、Backpack 的工程師文化與開發哲學 Armani 分享了他從 Apple

MapleStory N:楓之谷經典再升級,打造區塊鏈MMORPG新世代!💥

MapleStory N:楓之谷經典再升級,打造區塊鏈MMORPG新世代!💥

在遊戲世界中,有一款陪伴無數玩家成長的橫向卷軸經典《楓之谷》(MapleStory),如今化身全新區塊鏈PC MMORPG──《MapleStory N》強勢登場!這不僅是懷舊粉絲的回憶殺,更是新世代鏈遊的革新代表!那到底《MapleStory N》有多特別?這款遊戲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顛覆傳統MMORPG生態?又有哪些必玩亮點和潛力?讓我們一步步深挖,帶你進入MapleStory Universe的奇幻冒險!🎉 一、MapleStory N背景故事及開發理念:傳承與創新並存 《楓之谷》由Nexon於2003年首次推出,憑藉獨特的2D橫向卷軸玩法,搭配豐富的故事劇情和社交系統,快速風靡全球,累計註冊用戶超過2.5億。多年來,楓之谷成為玩家心中不可取代的回憶。如今,Nexon決定將這份經典用區塊鏈科技重塑,打造更具持續生命力與價值的遊戲世界──這就是《MapleStory N》誕生的初衷。 開發團隊秉持「創新不忘根基」的精神,利用Web3技術整合NFT、代幣經濟與去中心化治理機制,希望讓玩家真正「擁有」自己遊戲中的資產,並參與遊戲生態系統的共建。這種「

踏空焦慮背後的陷阱:你真正怕的不是沒賺錢,而是無法證明自己不是「菜雞」

踏空焦慮背後的陷阱:你真正怕的不是沒賺錢,而是無法證明自己不是「菜雞」

引言:踏空是一種情緒,不是交易錯誤 在金融市場中,「踏空」常被描述為一種遺憾:眼睜睜看著行情噴出、標的飆漲,自己卻錯過了進場機會。但仔細思考,你會發現,「踏空」這個詞,本質上根本不是給職業交易員準備的,它是設計來讓新手感到焦慮的話術。 真正的交易者,關注的是風險與策略,而不是每一波行情有沒有搭上。沒上車,可能是策略不符,也可能是風控考量,這不代表錯過,而是判斷。 一、誰需要「踏空」這個詞?不是專業交易者 在交易世界裡,真正具備策略意識的人,從來不害怕錯過。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空倉,什麼時候該小倉試單,又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會全倉重押。 「踏空」這個詞,其實是被: * 媒體用來炒熱氣氛 * 分析師用來兜售焦慮 * 內容創作者用來抓眼球 它製造一種假象:「只要沒參與,你就輸了」,進而讓觀眾停留在恐慌情緒中,失去冷靜判斷。 二、真正讓人難受的,不是「沒賺到錢」 我們不妨問自己:

擺脫窮人思維的關鍵五步:打造真正的財務自由人生

擺脫窮人思維的關鍵五步:打造真正的財務自由人生

前言:改變金錢觀,才是累積財富的第一步 你是否曾經為了省下一點點錢,而多花了幾倍的時間與心力?又或者,因為怕花錢、怕失敗,錯過了很多提升收入與成長的機會? 多數人無法脫離財務焦慮的根本原因,不在於收入高低,而在於是否擁有「富人思維」。這篇文章將帶你從真實生活案例出發,逐步破解窮人思維的陷阱,找出改變命運的5個行動方向。 一、從「省錢」走向「投資」:改變金錢的定義 許多人總以為「省錢」就是財務管理的全部,卻忘了真正的財富來自「創造價值」。 案例回顧: * 為了節省幾千元,遲遲不安裝遠端鐵捲門,卻因此多次白跑一趟、耽誤工作與生活。 * 長期堅持使用卡頓老舊的筆電,錯失了多次市場機會;結果換新設備當天就回本。 思維轉換: * 窮人思維:錢花出去了就是損失。 * 富人思維:投資能產生回報的資源才是真正的理財。 實踐建議: * 每月預留10~20%的資金,專門投入「創造回報」的項目,例如進修課程、提升效率的工具、財務投資。